上厕所排便
是每个人都要面临的一件“生理大事”
有人习惯早晨起床后排便
有人则习惯饭后排便
还有人晚上才有便意
……
去一趟厕所
将肠道中的各种食物残渣排出体外
整个人都舒畅了很多
简直不要太爽了
好像在我们的印象当中
“一天一便才正常”
“固定时间排便更健康”
网络上也有这样的说法
“一天不排便就相当于身体吸10根烟”
事实真的如此吗?
到底怎样的排便规律才是正常的?
今天给大家讲讲关于排便的7件事
一、什么是便秘?
便秘的定义为存在以下2个或2个以上症状:
排便频率减少(每周排便少于3次);
排便费力;
粪便变形;
粪便干结;
排便不尽感或直肠肛门阻塞感;
需手法辅助排便及未使用泻药时罕有稀便。
如果只是偶尔的排便不出,或排便辛苦,可能只是身体的正常反应,不用过分紧张。
二、早晨才是排便**时间?
答案是:几点排便并不重要!
重要的是排便一定要规律。每天有规律排便的人,身体才可能更健康。不论是早上、下午还是晚上,养成自己的排便生物钟*重要。
不管是每天排一次,还是一两天排一次,什么时间排,只要自己的排便比较规律,都是正常的,不需要矫枉过正。
三、长时间不排便有哪些危害?
大便长时间停留在肠管中,肠道会对大便中的水分和部分有毒物质进行二次吸收,促使粪便干结,诱使便秘的发生,长此下去容易形成顽固性便秘。
2、痔疮和肛裂
长期便秘,排便过于用力会使肛管粘膜向外凸出,静脉回流不畅,久而久之形成痔疮;粪便划破肛门管,形成溃疡与创口,容易造成肛裂。
3、大肠癌
研究表明,便秘是诱发大肠癌的因素之一。慢性便秘者,由于大肠粘膜与物质长期不断接触,就有可能发生恶变。
4、盆底综合征
如果长时间不排便,直肠对于粪便刺激的敏感性会降低或消失,使得粪便在大肠内停留的时间过久,水分被吸收过多而使粪便干燥,就会导致便秘,还容易引起一些盆底综合征症状,例如盆底压迫感、大便失禁等。
便秘造成中老年人的心脑血管疾病发作有逐年增多的趋势。因大便排出不畅而过度用力摒气,会增加腹压,血压也同时升高,易诱发心绞痛、中风等发生。
6、情绪焦虑
经常排便不畅会导致患者的情绪焦虑,甚至导致抑郁情绪,影响正常工作和社交,心理焦躁再反过来导致便秘加重,恶性循环。
四、一天不排便相当于吸10根烟?
“一天不排便就相当于身体吸10根烟”是指肠道代谢的废物堆积,不能及时排出,毒素积累到一定数量,会对身体造成伤害,至于这种伤害相当于吸10根香烟,很难说清楚。
但是我们也不需要矫枉过正,一两天排便不顺畅就紧张焦虑。
五、便秘是由哪些原因引起的?
饮食结构不合理;
膳食纤维摄入不足;
喝水少;
憋便;
精神紧张焦虑;
肠梗阻;
肠道良性/恶性肿瘤;
药物因素等。
六、香蕉真的能治疗便秘?
不少人出现便秘之后,认为吃香蕉口感软而滑,非常易吞食,所以会有润肠通便的功能,可以用来缓解便秘。
真相是:很不现实!
通便要靠膳食纤维,单纯依靠香蕉的膳食纤维来起到润肠通便的作用是很不现实的。
香蕉的膳食纤维的含量并不突出,梨和火龙果的含量都比它高。
而且市面上出售的香蕉大多是后期催熟的,生香蕉里有大量的“鞣酸”,它有非常强的收敛作用,能让蛋白质凝固,吸收粑粑里仅存的水分,粑粑就会变得更干更硬。
七、便秘怎么预防和治疗?
练习每天晨起排便一次,即使无便意,也可稍等,以形成条件反射。同时,要营造安静、舒适的环境。
2、规律作息,适当运动,合理膳食
建议每天摄入充足的水分,多吃蔬菜、水果和杂粮等食物,补充膳食纤维,保证规律的作息,坚持适当运动。
长期便秘无改善,需要及时就医,查清病因后对症治疗,切忌长期盲目使用泻药,容易产生依赖性。